螳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是真正的黄雀


说到黄雀,可能人人都会想到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出自于《庄子山水》,原义是螳螂想捕捉蝉,做为自己的食物,却不知道,在它的背后,一只黄雀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它,想以它为食。

后来,引申意为:为了利益损害别人,而不知道,有人也有背后算计着他。

黄雀,别名黄鸟,金雀,是雀科动物,常集结成群生活。

《黄雀》一书,显然,用了其引申义。它是谢刚首部长篇悬疑小说。本书围绕着“黄雀”,层层铺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是,到底谁是黄雀,谁又是最后的利益获得者?

谢刚,文学博士,编审,长期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曾出版学术专著数部。

一、明线上的黄雀

读完《黄雀》,我一直在思考,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黄雀”?

本书从一开头,就给读者抛出了一个“黄雀”——“我”(富二代赵本纪)的女伴吴双,吴双与“我”保留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说不清扯不断。她父母双亡,没有特别亲近的人,一直跟着赵本纪一起玩。

因为总跟在赵本纪屁股后面,一个自诩博学多才的哥们,谈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给吴双起了个外号“黄雀”,这是黄雀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次,是“我”到宁大读书后,去拜会水利行业内德高望重的专家沈老爷子沈伯远。在他家里,见到了他养的黄雀,书中提到:“他养了几只黄雀,娇小玲珑,歌喉婉转,那叫一个喜人,用二叔的话说,都被他养成‘精’了。”

初读此处,以为作者只不过想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这位百年诗书传家的后人,是如何怡情的,但直到最后,才明白,这位老爷子,调教的“黄雀”,是谁,又如何样。

除了这两位,书中还提到一处,那就是沈老爷子的好友老中医的家里,也养了黄雀。这黄雀是沈老爷子送的。

作者借老中医之口说,调教黄鸟,要耐着性子,慢慢才能乖顺。而黄鸟的性子是什么样呢?给少了就抢,给多了也会争,经常斗得你死我活。所以,就必须寻找其中的平衡。

那么,一只两只黄雀,又有什么值得调教的呢?它背后的利益,又在何处隐藏呢?明线之后,又有怎样的暗线?

二、暗线上的黄雀

明线上的黄雀,清楚简单,只在这三处;但暗线上的黄雀,却几乎无处不在,几乎人人都处在利益的争夺线上,确实是螳螂背后的黄雀,伺机而动。

“我”,赵本纪,明面上到宁大读博士,暗地里,二叔却布置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找到沈家的“江南堤坝管涌源分布图”。然而,初到宁州,沈嘉树便指使杨超,暗中监视赵本纪的一举一动。这时,赵本纪是螳螂,沈嘉树是黄雀。

因为赵本纪要去宁大,吴双便在网上搜索宁大的资料,不料,看到宁大谋杀案——一个女孩子被杀,警方却始终没有破案。

为了沉冤得雪,吴双想写一部作品,让这件案子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希望能有机会抓住凶手。这时,吴双是螳螂,不想让这件事浮出水面的杨超和沈嘉树,就是黄雀。

杨超穿着赵本纪的风衣,偷了掐丝珐琅羊尊,想嫁祸于吴双,让吴双背负恶名,离开宁州,却不料,羊尊的主人为了骗保,雇佣了一个小偷,想偷走羊尊,那小偷居然看见了杨超。这时,杨超是螳螂,小偷是黄雀,最后成为目击证人。

杨超为了沈家家产,接近沈家第三代子怡,蛊惑子怡暗害有可能是沈嘉树女儿的吴双,这时,杨超自然是螳螂,那么,黄雀又是谁呢?

谁又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最后胜利者?

书中悬疑处处,推理重重,把读者引入一个迷幻的世界。“黄雀”吴双,看似与沈家并无半点关联,却让整个故事扑朔迷离,自以为要解开悬念,却又峰回路转,出人意料。

三、胸怀坦荡者常获大自在

本书写得迷雾重重,却又引人入胜,悬疑之外,最大的亮点,却是即将退入二线的沈老爷子。

沈家是实实在在的治水世家,江南旧族。他家从清朝初年就负责治水,相传有十几代了。沈伯远因言获罪,妻离子散。他是著名的水利专家,在业界有很高的名望。

但这样简单的介绍,却让人望文生义,沈老爷子,真的配得上这样的名望吗?

等到最后,故事揭开谜底,我们才恍然大悟:什么叫名门世家,什么叫德高望重,原来,沈伯远这样的人,沈家这样的人,才真的配得上钟鼎高门,诗书传家。

他做了什么?他把一生的事业,投放到水利中去,为民生鞠躬尽瘁。及至老迈,仍然心系苍生。

他家本是世族,却把家产捐给国家,只留下一尊珐琅羊尊。在特殊年代,沈老爷子的妈妈,受尽屈辱,也一心想保留着沈家的资产。那资产,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家财万贯,而是沈家祖祖辈辈留下的治水经验。

沈伯远年已古稀,若怡情养性,也有生还之机,他却在找到羊尊底座之后,一心整理家族的文档,就为了给后人留一个“江南堤坝管涌源分布图”,并公之于众,泽被后世。

并且,在他调教之下,冰姨和沈嘉树,也捐出了自己的财产。他们以个人小利开始,而以天下大利为终。

沈伯远悉心调教的,何止是婉转鸣叫的黄鸟,还有以他的准则为宗旨的“黄鸟”冰姨和沈嘉树。

有人说,胸怀坦荡者常获大自在,沈伯远虽死,却一生坦荡,自在随心;沈嘉树和冰姨,也在他的感召之下,找到了自己的大自在。

四、写在最后

除了沈老爷子之外,书中还花费笔墨写了许多人。

沈伯远德高望重,他的亲生儿子杨德中,一心教书育人,在自己的行业,也给国家做出了贡献。

还有刘方,表面上和一般朋友嘻嘻哈哈,骨子里却把自己的警察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不放过任何一个作奸犯科的人。

杨超车撞吴双,最后被他抓获,他和他的同伴小田,才是杨超事件里最后的黄雀。

还有赵本纪,一个富二代,博士生,偷遍大英博物馆,只为找回祖国遗失的国宝。在这个链条里,英国博物馆是螳螂,他是黄雀。

读来读去才明白,几乎人人都是黄雀。只是,那些代表了国家、民族利益的“黄雀”,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觊觎不该得的利益的人,自然而然就是螳螂,这些人,完全是螳螂挡车,自不量力,最后必将落了个白费心机,遭人唾弃的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langa.com/mfyl/115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