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

第五人格昆虫学者生日信件公布,这个女人比


Hello,大家好,我是猫寻。

昆虫学者“梅莉·普利尼”,庄园人称“虫虫国王”。

这位角色跟其他两位角色其名并驱,久负盛名,而那两位角色分别是祭司和咒术。

她们三个人有一个特别响亮的外号“庄园三王”,即祭祭国王,咒咒国王,虫虫国王。

那么简要的说明了这位角色的美名之后,我们来解读昆虫学者的生日信件。

昆虫学者生日信件

这是众多随身笔记中的一页,其中记录着七月的调查报告。

研究目的:不同种类的昆虫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物习性,原本互不干预的昆虫在有限空间和有限资源内会发生争斗,彼此竞争,实验目的是为了观察不同种类昆虫可能会发生的结果。

实验参考:有关雄性螳螂的一次成功实验。

昆虫界的神经构造是反常识的,尤其对于螳螂来说,下半身的神经负责呼吸,感觉和运动,而头部的大脑却并不具备那么复杂的功能,所以即便是没有了头,雄性螳螂依旧可以活动。

雌雄螳螂感到饥饿时,会利用周边一切来保证生存,包括雄性螳螂,他会成为雌性螳螂的美食。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一般,但细思极恐。

这个女人比想象中还要恶毒

众所周知昆虫学者出生自穷乡僻壤的小农村,没有文化涵养,没有知识底蕴,当然昆虫学者也并非一无是处。

她拥有着一张漂亮的脸蛋儿,而这张脸蛋儿将改变她的人生。她的改变皆来自于她的丈夫。

说起她的丈夫,那可谓是来头甚大,剧情中提到过她的丈夫是公爵,但两人结婚没多久,公爵突然暴毙,最终昆虫学者实现了嫁入豪门,独掌家族的远大目标。

那个来自小山村的穷苦姑娘,突然摇身一变变为了身份显赫的公爵夫人,并拥有实权,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励志故事。

初开始只是觉得这个女人有理想,有抱负,可惜命运多舛,但透过关于“螳螂”的相关实验。

我突然背后一凉,这个女人比想象中要恶毒的多,她的丈夫之所以会突然暴毙,十有八九是她在背后作梗。

实验对象:有翅亚纲,竹节虫“伪装者”

竹节虫最擅长伪装,他可以依照环境而改变自身的形态,装扮成植物的样子,完美的融入周边环境。

他的伪装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一次次的环境变化时自身做出的反馈变化,虽然竹节虫的伪装过于完美,但在迷惑敌人之前他先迷惑了自己。

“他”代表男性,对应庄园里的男性角色,“竹节虫”只是一个代号,实际指向的目标人物是“小说家”。

小说家拥有多重人格,且每个人格完全独立,不相互干扰,以至于小说家完全弄不懂他曾经做了什么,这对应在迷惑敌人之前就已经迷惑了自己。

实验对象:有翅亚纲,飞蛾“牺牲者”

蝴蝶和飞蛾都具有卵,幼虫和蛹三个阶段,然而破茧之后才知道她是飞蛾,而不是蝴蝶。

飞蛾具有趋光性,当她奋不顾身的扑向危险时,她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走向命运的终点,点燃一把火,等待她接近光源,观察她是否会走向灭亡。

“她”代表女性,文中先后出现了“飞蛾”和“蝴蝶”,而在自然界中蝴蝶比飞蛾更高贵,更健全,更完美,“飞蛾”即代表出生起点不高。

那么指向的人物目标非常明确是“昆虫学者”,昆虫学者来自小农村,她很清晰的认知到自己的身份卑微,但为了改变自身,即便是火,她也要扑。

实验对象:有翅亚纲,金针虫“贪婪者”

金针虫是一种常年生活在地下的昆虫,习惯了黑暗的环境,但他依旧是贪婪的,只需要用一点点“诱惑”,就可以将他从地下引出。

“他”代表男性,常年处于地下环境的工作者,除了“勘探员”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因此指向的人物是“勘探员”。

勘探员因长期地下工作患有“矽肺病”,身体健康缘故极度缺钱,为了任务酬金,勘探员敢于冒着风险做任何事情。

一张未送出的纸条

德洛斯小姐,我们的经常被一层薄纱蒙住,于是狰狞的面孔变得柔和,善良的面孔变得可怖。

我们无法取下那一层薄纱,漫天的迷雾已笼罩清澈的目光,无论前进的道路是否清楚,请记得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

不知道是否是官方错误,应该是“德罗斯小姐”,但也有可能是大女孩向昆虫报了假名字。

信中提到了“我们的眼睛被薄纱蒙住”,而结果是丑陋变得美丽,美丽又变得恐怖,这表明她们彼此之间所能够看到的真实面目是虚假的。

这又说明她们都佩戴了类似于“防毒面具”的保护物。

信中又提到“漫天的迷雾”,这对应的是“不归林”地图,在那里笼罩着绿色的毒雾。

信中又提到“来到这里的目的”,“不归林”是鹿头的家,但不知是因何故,这里早就没有了鹿头的身影,空气中充斥着绿色的毒雾,且已知疯眼也不再当监管,不知去向,总之一切都乱了。

不归林地图介绍:这里终结于一场山火,从那以后鹿头再也没有出现过。

那么这大概率表明她们来到这里是调查“庄园的变化”,但因被毒雾影响,一切都变了。

实验结论

险恶的环境下,昆虫们会相互蚕食。

这对于第十一场庄园游戏,昆虫,小说家,大女孩和勘探员四个人大打出手,之前搞不清楚彼此之间打架的原因。

目前似乎是弄明白了,她们因吸入了“绿色毒雾”被环境所影响,柔和面孔变得狰狞,恐慌席卷人心,出手在所难免。

当然,绿色的毒雾我个人而言是某些“药剂”挥发后的自然反应,飘散到空中然后二次沉淀,最终跟湿气结合形成了绿色的毒雾。

吸入毒雾,酿成悲剧。

感谢你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langa.com/mfjn/122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