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s://m.39.net/pf/a_9994729.html日前,由苏州大学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主办,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研究生院承办的“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暨国际建成遗产保护联合体成立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上,近30所海内外高校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建成遗产保护联合体”,联合体将致力于凝聚高校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研讨建成遗产保护创新理念、方法和体制机制,开展多样化、多层次产学研合作,服务国家政策需要,形成良好科研生态,推动形成我国乃至全世界建成遗产保护研究浓厚氛围和气候。
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葡萄牙埃武拉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德国被动房研究所等政府机关、海内外高校和机构的多名专家作主旨报告和专题交流。
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孝峰在致辞中指出,成立“国际建成遗产保护联合体”,是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实践,希望借助“国际建成遗产保护联合体”的成立,联合实验室能够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携手成员单位助力全国乃至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在致辞中指出,建成遗产保护和历史环境再生已成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触媒和驱动力相信通过“国际建成遗产保护联合体”这一开放式学术平台的建立,能更好地发挥联合实验室纽带与联网作用,深化国内外校际及行业合作,扩大公众影响力,将之推向该领域国际前沿,达到更高的专业研究境界。
葡萄牙埃武拉大学教授、“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外负责人AntónioCandeias表示,联合实验室作为中葡两国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合作平台,在促进两国科研与教育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成立“国际建成遗产保护联合体”,是集聚高校及社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推动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良好条件和有利环境的有益尝试。
会上,李孝峰副校长与建筑学院陈国凤书记为“国际建成遗产保护联合体”揭牌。会议现场发布了“国际建成遗产保护联合体”首批成员单位名单。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联合实验室主任吴永发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联合实验室是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创新最高级别平台,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科学领域的“一带一路”实验室。希望借助联合体成立的契机,在实验室和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凝聚更大共识,形成更大合力,为推动全球视野下建成遗产保护研究长足发展作出贡献。
会议共分为主旨报告、平行分论坛(三组)、国际研究生论坛三个环节。在主旨报告和平行分论坛环节,26位专家先后带来精彩的报告分享。
主旨报告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教席、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建筑系系主任何培斌从建筑环境的循环性出发,探讨了建筑遗产的永续保育问题;葡萄牙埃武拉大学教授、“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外负责人AntónioCandeias分享了埃武拉大学Hercules实验室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与策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教授剖析了遗产保护实验室在城乡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与任务;德国被动房研究所所长、欧盟CEPHEUC项目首席科学家WolfgangFeist以提高既有建筑能效为议题,解析了德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浙大城市学院钱塘特聘教授、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创会主席申立银立足生活视角,对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提出了可能设想。
在分论坛一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席主持人、复旦大学杜晓帆教授,澳门城市大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刘临安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戴仕炳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麦贤敏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金平教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毓秀青年学者计划”博士后研究员赵潇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遗产保护研究方法与技术”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
在分论坛二环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小玲阐,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代表、上海北拱被动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陈守恭,吾方建筑科技联合创始人赵星,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高伟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秘书谢骆乐,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李峥嵘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波荣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等专家围绕“城市碳中和及零碳建筑”进行了专题报告。交流环节还特别邀请了德国被动房研究所所长WolfgangFeist、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大威、江苏省住建厅绿色建筑与科技处二级调研员蒋谦与以上发言专家学者们共同研讨。
在分论坛三环节,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终身教授、美国人类生态科学院院士李百炼,香港城市大学张晓玲教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伟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刘海龙,苏州大学驻校学者、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刘滨谊教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左剑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郭巍,葡萄牙埃武拉大学客座研究员AnaMendes等学者围绕“文化景观保护与城乡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专题报告及精彩讨论。
大会还特设了研究生国际学术创新论坛,来自苏州大学、葡萄牙埃武拉大学和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等高校的多位研究生分别作了报告交流。
主办方表示,本次会议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充分展示了遗产保护研究方法与技术、城市碳中和及零碳建筑、文化景观保护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科研成果、工业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推动苏州大学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国际建成遗产保护联合体的成立也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合作交流,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实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顾秋萍
校对王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langa.com/mfjj/1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