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漫画简称港漫,为香港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港漫在借鉴了欧美漫画排版和日本漫画情节的基础上,融入了港人独特的大都市气息和爱国情操,形成了以武侠漫画为主题的多元风格。在40多年的港漫流水线生产过程中,涌现了黄玉郎、上官小宝、马荣成和冯志明等诸多漫画大师,同时港漫的繁荣也给了电影文化更多的发展可能,更一度出现一系列票房大卖的漫画电影。壹.香江魅影
战后以来,本土漫画并不占据港人心中主导地位,一段时间更是少人问津。到了60年中期,经过年轻漫画家们的逐步借鉴和改良,渐渐在故事中加入武打热血情节。随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香港电影大事件层出不穷,《独臂刀》的大热,李小龙的返港,伟大巨星的迅速陨落等等,催生了香港武侠热的同时,更激发了香港漫画家激进热血的精神风貌。
武侠片和功夫片的热潮似乎让港漫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愿景,黄玉郎的《小流氓》在创作中不断尝试革新,完全抛弃了传统港漫的故事框架;《小流氓》以个人英雄为蓝本,讲述广东乡下青年王小虎为首的龙虎三皇在大都市香港中见义勇为、惩奸除恶的故事。热血情怀感动了奋勇向前的香港人,尤其李小龙事件的持续和发酵,更是让《小流氓》持续大卖。此外,同一时代,与《小流氓》齐名由上官小宝创作的漫画《李小龙》更是直接以传奇巨星李小龙为蓝本,塑造了李小龙与他的朋友们在漫画维度里一个又一个热血传奇。漫画《李小龙》已经成为诸多漫友心中的无价之宝
《小流氓》与《李小龙》自年创刊以来,打破了日漫主导的固有格局;《小流氓》更名为《龙虎门》后,销量更是一路猛增,长时间内与《李小龙》的分庭抗礼、坐分天下,轮流称霸港漫市场,《龙虎门》和《李小龙》后劲强势,分别成为最长寿的两大武侠漫画。两部经典大作的出现不仅给当时漫画界前所未有的改观和革新,也给了70年代港人无限正能量和毫无畏惧的勇气;黄玉郎和小宝这对欢喜冤家,共同铸就70年代无与伦比的辉煌。
《龙虎门》的巨大成功见证了港漫最辉煌的时代贰.玉郎皇影70年代漫画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黄先生获得了更多的起飞空间,在《龙虎门》星火燎原之势的推助下,黄玉郎拥有了自己的漫画公司:玉皇朝集团有限公司。此后年轻的黄玉郎依靠漫画的热卖和新型功夫电影的崛起,顺势在年成立了玉郎影业有限公司,并自编自导了人生中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同名漫画电影:《龙虎门》。当时黄玉郎雄心万丈,渴求在电影领域里延续王者传奇。他联合邵氏新晋导演鲁俊谷,并请来了70年代末最炙手可热的明星腿王黄正利出演大反派,自监自编自导了同人大电影《龙虎门》。无奈电影在剧情涉及和角色塑造上平庸无奇,徒有龙虎门之表,并无龙虎门之实;即便在武术设计上扎实好看,但依旧没有逃脱当时功夫电影套路的窠臼,加上宣传和发行上的不利,在走入死胡同的《龙虎门》迅速被一系列功夫电影埋没。玉郎影业的标识只在这部电影中出现过龙虎门的牌匾颇有原著的味道龙虎双皇形象定位与原著相差甚远武打设计成为电影唯一可取之处黄正利-最让正派英雄们头疼的对手
随着新片的铩羽而归,黄玉郎也收起了进军电影界的野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玉郎漫画反而在80年代有了全新的突破。
年吴思远与成龙合作的《醉拳》火热开画,一举收获当年票房榜眼头衔,更掀起了一阵醉拳式的功夫热。当时无数青年模仿醉八仙招式,有模有样、神形具备,一度视成龙为自己的偶像。此刻黄玉郎看准时机,在功夫热高烧未退之际,年出版了同名漫画《醉拳》,尤其醉八仙的招式毫无例外被嫁接到主角王无忌基础武学招式中,成为主角克敌制胜、力保不败的法宝之一。
漫画《醉拳》塑造了王无忌、醉娃、日帝月后、小剑仙、王灵、赤飞等诸多经典人物形象,《醉拳》打斗华丽、人物丰满、笑拳怪招、层出不穷,跌宕起伏、豪情万丈的武侠世界更成为吸引读者的又一大亮点,王无忌与小剑仙的黄山之战成为80年代港漫史上最最经典的打斗场景。
电影《醉拳》为70年代末功夫电影的集大成之作
袁和平之父袁小田被KOF塑造成经典角色-镇元斋
成龙与腿王黄正利对决成为电影的精华部分
比起《龙虎门》,漫画《醉拳》更具悲剧特质
小剑仙与小醉娃的感情故事满是虐心与悲凉
年创刊的经典漫画《如来神掌》同样来自光影的魅力,在改良了经典武侠《如来神掌》的剧情后,让故事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进一步拉伸,神掌传人从第一代火云邪神古剑魂一直写到了六代赤吞天和龙掩月,创新了原有漫画中的单主角格局,无奈武打重复、情节冗余,在连载至期便彻底收尾,成为港漫作品中虎头蛇尾的典型。(关于如来神掌的详尽说明,请浏览本人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langa.com/mfyl/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