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的由来/
Grain/inEar
年6月5日我们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代表着今年仲夏时节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这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反映了降水现象。
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的解释是,“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
芒谐音忙,寓意着这个节气对于农民来说是忙碌的,大麦、小麦等作物已经成熟,抢收急迫。时至芒种,四川盆地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
/芒种三候/
唐代诗人元稹写道:“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一候螳螂生
螳螂的寿命一般一年一代,一只螳螂的寿命约在六至八个月左右。芒种一候,也就是指每年的6月6日至6月10日,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茧成为小螳螂。当然根据各地的气候和环境的不同,螳螂卵的孵化也会略有不同。
二候?始鸣
芒种二候,通常在每年的6月11日至6月15日。伯劳鸟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又名:百罗鸟、伯劳头,生性凶猛,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伯劳古称“?”,在古代民间历史悠久,成语“劳燕分飞”“伯奇劳乎”的典故都源自伯劳鸟。
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三候,通常在每年的6月16日至6月20日。此时,一年中阳气最旺的端午过去,阴气微生。芒种三候反舌无声,说的是这个时期,能学各种鸟叫的反舌鸟,都开始不再发声鸣叫,因感应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的习俗/
(1)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2)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后,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芒种养生/
中国人自古注重养生,到了芒种,因为昼长夜短,要晚睡早起,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因此中午小憩一会儿缓解疲劳是很有必要的。
俗话说:“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芒种时节,气温还会有变冷的时候,因此还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芒种之时,气候渐渐炎热,人体水分蒸发量较大,消耗体力较多,因此要多喝水,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出汗量增加,还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吃的方面饮食宜清淡,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心脏的负荷加重,保养心脏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此外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吃青梅可以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1]。
参考文献
[1]余洋洋,徐玉娟,余元善,杨帆,邹波,胡燕,朱娅媛.青梅中有机酸的种类及营养健康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果菜,,40(12):24-28.
供稿
刘蕴玉王欣欣(校研会文艺与体育中心)
图片
来源于网络
修稿
石遵睿、苏雪蓉
编辑
小雨
审核
毛敏、王祥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langa.com/mfjj/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