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一晃眼小满就进入了尾声,随着小满的过去,芒种的脚步却也到了。
作为夏季中的第三个节气,芒种的到来也标志着盛夏已至。
您别看芒种只是一个小节气,但是它可是大有来历,讲究也不少,快跟随我一块儿去了解一下吧~
芒种的来历
在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气温变得闷热潮湿,而这时也就到了芒种节气。
在《通纬孝经援神契》中有言:“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此时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所以芒种时多雨也是造成空气湿热的重要原因。
芒种的“芒”,是指稻、麦之类有芒刺的谷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不过农人们也戏称“忙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收。
正如农谚所说:“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芒种时节,既是收割小麦的季节,又是播种谷黍的季节,忙收忙种,农人们恨不得多生一只手来帮助自己呢~
除此外,古代还将芒种分为三候:“初候螳螂生,二候鹃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与芒种有关的习俗
从习俗来说,芒种对于南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南方在芒种这个节气通常会“入梅”,即进入梅雨季节。芒种到了,花神们也纷纷退位,所以古有芒种送花神的习俗。
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就描写过姑娘们按照上古风俗早起给花神们饯行的场面:“这日,那些女孩子们,或用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旆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读起这样的文字,再想到大观园姑娘们的容貌,以及那缤纷的场面,真真忍不住想叹一句:“美!”
芒种时这样养生
芒种作为临近盛夏的第三个节气,这段时间里天气大多是高温湿热的,而且伴随着偶有大雨,潮湿的空气也会给人一种闷闷的感觉~
所以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困阻脾阳,阻遏气机,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这个时候我们最容易产生食欲不振、腹胀、泄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所以在芒种时节,养生应以健脾清热利湿为主,那具体如何养生呢?下面这份攻略您可得收好了~
生活起居上
芒种的时候天气潮湿闷热,这种天气状况下很容易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所以在精神调养上我们应该保持轻松、愉悦、勿急躁的状态。
众所周知,夏日昼长夜短,我们在起居上宜晚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有利于气血运行。而且此时节湿气较重,易困阻人体阳气,使人处于慵懒的状态。
所以中午的午睡也是一定要有的,不用太长,10~20分钟即可,以保证下午人的精神面貌更好。
此外,对于患有关节疼痛及麻木病者,要尽量保持居住的环境湿度适中,切不可太过潮湿从而防止疾病的复发。
从立夏到小满再到芒种,夏天的脚步是越来越近。炎热的夏季里,我们在一边感受夏日风情时,也别忘记养生的重要性,毕竟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瑞马大都会
建面约-㎡轻奢豪宅
开盘热销中
VIP—
—
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langa.com/mfjj/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