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9《超级装备》第二季拍摄日志(十)
?“螳螂”变身“狮子王”
五月末的安徽宿州,晴天万里,烈日当空。
废弃的采石场巨石嶙峋,沟壑险峻。上午十点,“钢铁螳螂”奇异的身影出现在巨石阵里。
钢铁螳螂,学名叫ET步履式挖掘机,“ET”听起来是不是很科幻?
在雅西高速抢险和四川凉山木里火灾救援现场,都曾留下过“钢铁螳螂”的身影,这就不得不说到它精巧的设计和灵动的机身了。
它自重12吨,四肢的张角幅度可达到60度,最大步距为5米,能攀爬45度斜坡,跨越4米高的障碍物,涉足2米深的水域。
18个液压油缸,能支持它在山地、沼泽、隧道等复杂地形中如履平地,适用于雪崩、地震、滑坡、堰塞湖等灾后抢险救援,甚至在米高海拔、零下40度的极限环境下也能胜任,被习总书记形象地称为“钢铁螳螂”。
5月24日,安徽宿州,烈日炙烤着荒废多年的采石场。在这里,“钢铁螳螂”将完成爬坡、越障、涉水、碎岩等多个高难度动作。
首先是爬坡实战演练。
一座目测超过四、五十度的山坡耸立在“钢铁螳螂”面前,就看它能不能顺利攀爬了。
驾驶员张旭虽然对“螳螂”的习性颇为了解,但之前也是多在调试场操作,真正像这样的实战演习毕竟少有,不免有些忐忑和紧张。
只见“螳螂”把屁股朝向山坡,将起重臂挖斗作为第五支点,以额触地,与两只后轮成三足鼎立之势,将两只前轮提升起来。这样,“螳螂”前爪落地,两条前肢伸长到了最大限度。
通过调整前后支腿的长度,补偿山坡的倾斜角度,使“螳螂”在爬坡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避免翻覆。
张旭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螳螂”,全神贯注地操控手里的遥控器。经过一系列出神入化的操作,对动作和角度的不断调整,铲斗和底盘的密切配合,“螳螂”终于从容爬上了山顶。
当它攀登上山崖的一刻,像极了一头仰天长啸的“狮子王”。
漂亮!在车世界里,就属它傲立群雄。
考试通过,掌声响起,“螳螂”又要转战下一场:越障和涉水实战演习。
这里小编就不一一啰嗦啦,等到第二季在央视播出时,请各位到节目中去一睹为快吧。
?一顶草帽还你一个真我
采石场的极端环境,虽然与“钢铁螳螂”十分匹配,但对于《超级装备》第二季摄制组的小伙伴来说,却无异于一场体能的极限考试。
废弃的采石场没几棵树,凹陷的采石坑和高耸的巨石阵组合成白惨惨的地貌,在酷日暴晒下,气温急剧上升。
多亏有徐工的小季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草帽,及时送来一片阴凉。
只是没想到,一顶草帽,居然让小伙伴本性大暴露。
只见不远处的一块石头上,一名男子俯首低颌,几支野草装饰于草帽上,手握帽檐的经典动作与古铜肤色相得益彰。乍一看,还以为是迈克·杰克逊穿越到此,再一看,原来是分集编导眼镜陈的模仿秀,惹得大家忍俊不禁。
紧接着,眼镜陈又从地上摘了一朵花,将它插到摄影师海哥的帽檐上,真是应了前一阵的热词,“送你一朵小红花”。
这还不够,两人居然还摆出“眉目传情”的造型,自拍发票圈,引得众人狂笑不止。
笑声中,有个三分淡泊四分漫不经意的男人进入眼帘。草帽上,一支野草直指苍穹,活脱脱元老级“天线宝宝”一枚。
把肖老师扮成“天线宝宝”,当然也是眼镜陈的“杰作”。其实眼镜陈是以这种搞笑的方式,给酷日下热成狗的小伙伴去火降温、生津止渴呢。
活跃分子还数摄影组的大个童,只见他上一秒还是印第安土著的POSS(注意看他手臂上的装饰草),
下一秒却变身小众文艺杂志里的颓废青年。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而对于知性的总导演韩晶来说,一顶草帽搭配玫瑰丝巾,不仅遮阳防晒,更是酷得有内涵,帅得有底气。总之,耍酷扮帅十分有资本。
给摄制组记录花絮的婷婷,则忙成了小蜜蜂。烈日当头,一蓑一笠。相机在握,留影帧帧,记录下小伙伴难得的本真自我。
?“千手螳螂”显神威
正午时分,采石场的温度升到近四十度。
此刻,“钢铁螳螂”已被卸下挖斗,换上岩石钻。另一场考试即将开始——破岩。
“螳螂”可不止只有爬坡、涉水、越障这些看家本领,它虽然只有一条起重臂,却可以搭载不同的机具。
这就像一个身体配备了好几双手,可根据灾难现场的实际需要,用不同的手来干不同的活。
比如,装上挖斗,它能掘地三尺;装上抓斗,就能搬运土石;装上消防炮,可以浇灭火情;装上岩石钻,就能破岩碎石;装上伐木机,可以锯树伐木;而装上液压剪,则可以剪断钢筋,是全地形、多用途的智能应急救援装备。
哇塞,小编才疏学浅,听说过“千手观音”,没见过“千手螳螂”。
破岩考试开始了。
“螳螂”稳稳地站立在石崖边,粗壮的岩石钻对准一块巨石的前缘,在电机千钧之力的作用下,钻头飞速旋转,顷刻间,岩石崩裂,烟尘飞散。
对于“钢铁螳螂”的十八般超强武艺,张旭却觉得“驾驶它,就像操控一只大玩具。”因为“螳螂”能完成非常复杂的动作,但操作起来却十分简便。
这得益于设计团队赋予它的人性化、智能化的特点。
正如设计团队负责人马怀群老师所说的,“通过自主编程的专用控制软件、CAN总线技术和可编程控制器,对液电系统进行转换集成,实现底盘的百变运动。集成化处理操作简便,驾驶员只需专注于救援,不必为操作太复杂而分心。”
?牧羊人和无人机
为了拍摄“钢铁螳螂”爬坡、涉水等多个高难度动作,摄制组在采石场必须多次转点。而每次转点,总是小季和海哥等人先去踩点探路,其他人原地待命。
这就给了大个童“放养”的大好时机。只见1.87米的他居然像个孩童,挥舞着手里的树枝,漫无目的地抽打没过膝盖的杂草。
不远处的山坡上,一对牧羊的老夫妇静静地望着在沟里吃草的羊群,老头站在坡上,老太太坐在小凳子上。如果没人打扰,这些羊似乎可以从脚底下一直吃草吃到世界尽头。
从小跟着爷爷放过羊的大个童顿时秒回童年,乐颠颠地上前搭讪,“小羊真调皮,真可爱。”
牧羊人对大个童显然也很感兴趣,在得知他的身份后还笑着夸他,“看你晒得挺黑,肯定去了很多地方。”大个童脸皮比羊皮还厚地回答,“越黑看起来越帅!”
可惜没扯几句,摄制组那边就喊开工了,大个童不得不秒回现实。只是没想到,牧羊人竟由此与摄制组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晚收工回到酒店,海哥发现,无人机不见了!
小季当即找到负责接送的司机,联系了摄制组吃饭的餐厅,车上车下、店内店外仔仔细细找了一大圈,没有找到无人机。
团队每个人都仔细回忆了一遍当天自己跟无人机有关的信息,凭记忆和印象提供线索。无奈线索纵横交错,堪比断案,没有头绪。
最大的可能,就是无人机丢在了采石场。但白天不时有人在采石场的湖里游泳,如果无人机真丢在了现场,还有希望找到吗?
本想立马赶去现场搜找,但已是晚上11:30,从酒店到采石场车程两小时,来回折腾倒是小事,关键是半夜三更黑灯瞎火怎么找?小季说,次日清早他带人马去现场搜寻。
抱着一线希望睡下,第二天一早,小季从现场传来信息:没有找到无人机。
航拍器材丢失,损失倒也罢了,影响后续拍摄该怎么办?团队的情绪不免有些低落。
正当小伙伴都认为无人机生还无望之际,小季又发来一条信息:无人机找到了!
原来,小季找遍各个拍摄点无果正待离开之际,牧羊大爷赶着羊悠然路过,问,“找什么嘞?是不是一只小飞机?”
小季顿时两眼放光。
“交到村委会了,找村长去吧。”说罢,赶着羊群慢悠悠地走了。
牧羊人!又是牧羊人!!
大个童与牧羊人相遇,牧羊人又捡到了无人机,两者似乎并无逻辑关系。再联想到几天前的甘肃马拉松,牧羊人救了六条人命,有公司找他直播赚钱,被他拒绝。他说,他放羊可以养活家人,足矣。
在小伙伴心里,牧羊人似乎已成为一个神秘的符号,远离红尘,独自牧羊于旷野,以一颗忠厚之心,善待偶尔过往的陌路人。
几天的拍摄很快过去了,无论是心思细腻、鞍前马后的小季,还是操作“螳螂”娴熟到犹如玩具的张旭,抑或是赋予“螳螂”人性和智慧的马怀群,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螳螂”灵动的钢铁之躯,有了《超级装备》第二季喷涌的创作灵感。
这一切,都将成为小伙伴心中永不退色的风景。
排版:子衿
纪录片《超级装备》第二季,聚焦当今中国的先进尖端装备,展现几代装备人的艰辛付出和伟大创造,反映中国在迈向高质量发展历程中取得的非凡成就。
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全额投资,国资委、国家卫健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等单位协拍。共五集,每集时长50分钟,计划于年10月制作完成并在CCTV-9首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langa.com/mfjj/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