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一心一意想要恢复的燕国,在历史上一共有四个政权:分别是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另外还有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北燕政权,与慕容氏建立的燕国一些关系,一般不看作是大燕的延续。
小说中的慕容复,生活于北宋后期。他所说的大燕,最早可以追溯到八百多年前,也就是西晋初期。
公元年,原本生活在漠北草原的鲜卑族东迁,其中的一支部落的首领叫慕容廆,他带领族人东迁至大棘城(辽宁义县),并在当地定居,过上了定居的农牧生活。
七年后,天下大乱!由于司马家的不肖子孙内斗不决,定居在中原的胡人纷纷自立,于是便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之乱。当时的慕容氏也没有闲着。在眼见西晋朝廷分崩离析,北方已然大乱时。慕容氏的大族长慕容廆便乘机自称鲜卑大单于,在辽西地区割据自立。
西晋灭亡后,东晋朝廷找到了慕容廆,封他为平州牧、辽东郡公,承认了慕容氏在以大棘城为中心的辽水流域的统治合法性。
不久后,慕容廆死后。其子慕容皝继立,继续遥奉晋室为宗主国。于是东晋继续册封为慕容皝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袭辽东郡公。
又过了十几年,最早乱华的匈奴人失去了北方的统治权。北方的统治者,改为羯族人出身的石勒。公元年,石勒病死。他的土匪侄子石虎篡位继立,变成了北方的新任统治者。
石虎的文韬武略跟他的叔叔石勒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慕容皝见石虎这厮没什么本事,便于公元年划地建国,在辽西地区建立燕国,他自称燕王,这便是前燕政权的雏形。
称王五年后,燕王慕容皝迁都于龙城(辽宁朝阳)。随后开始了他称霸东北亚,横扫其它鲜卑部落和高句丽的伟业。值得一提的是,后来雄踞东北亚的高句丽,其实就是这个时候被慕容氏给赶到朝鲜半岛去的。在此之前,高句丽一直都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因为打不赢慕容氏,所以才跑到朝鲜。
公元年,燕王慕容皝病死。其次子慕容儁继立为燕王。他是一个雄主,并且他的三个弟弟: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也都是当世的英杰。
公元年,前燕开始进攻关内,并攻占了幽州。随后,前燕将首都迁至蓟城(现在的北京市)。拉开了慕容氏入主中原将近八十年的序幕。
公元年,后赵政权内讧。石虎的养子冉闵起兵反赵,并号召中原汉人展开了一场对胡人的大屠杀!立时间,中原大乱,给了一个慕容氏进军河北的可乘之机。
两年后,慕容恪在河北定州与冉闵交手。这一系列的大战,前燕连战连捷。慕容恪仗着兵力优势,屡次大败冉闵。并在当年消灭了冉闵建立的冉魏政权。
随后,慕容儁抛弃东晋旗号,自立为帝。并于公元年,迁都于邺城,这可是当年曹操称公封王的地方,是当时中国北方的绝对政治中心。
当时的前燕非常强大。西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不敢惹他们,南面的东晋也不敢惹。于是慕容氏也就在河北扎下了根。
然而,就在前燕国力达到鼎盛时,慕容儁病死了。他年仅十一岁的儿子继位,这便是前燕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慕容暐。
一开始,慕容皝的弟弟慕容恪辅政,前燕继续保持了鼎盛局势,相继出兵攻占东晋的河南和淮北等地,巩固了前燕在中原的霸主地位。但是公元年,慕容恪也病死了。他的死也直接到导致了前燕王朝开始由盛转衰。
公元年,东晋试探性的挑战前燕。东晋权臣桓温北伐,一开始燕军连连败退,后来在慕容垂的指挥下,燕军在河南浚县大败桓温,形势才有所缓和。
但是不久后,前燕朝廷开始内讧,慕容垂受到了权臣慕容评的排济。于是他这位皇叔便愤而投靠了前秦。
慕容垂投敌后,前燕失去中流砥柱,国力更加衰落。公元年,前秦丞相王猛率大军攻破邺城,俘获慕容暐,前燕自此灭亡。
慕容暐被俘虏后,惨得不得了,堂堂一国之君竟然沦为前秦皇帝苻坚的玩物,日日承受苻坚对他的性骚扰……
又过了十几年,前秦兴兵讨伐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而归。很快,当初被前秦灭掉的中原诸国,以及投靠苻坚的实力派纷纷独立建国,于是北方再次陷入混乱。
当时,慕容垂也没有闲着。他见前秦的国势以衰,变带着族人于是趁机离开前秦,回归前燕故地,开始伺机复国。随后不久,慕容垂在荥阳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并于公元年,攻占了前燕故都邺城,重建了燕国。由于史学界为了区分慕容垂与他父亲慕容皝建立的燕国,便将慕容皝建立的燕国称为前燕,慕容垂建立的称为后燕。其实在当时就叫燕国,没有什么前后之分。
后燕建国后,外部压力很大,已经不像当年慕容儁在位时,前燕所拥有的大好局面了。
在西面,羌人建立的后秦对后燕有压力;
在南面,东晋北伐的北府兵也颇为强悍;
在北面,新兴的鲜卑拓拔氏也异常凶悍;
面对这些新兴的竞争对手,当时已经一把年纪的慕容垂感到压力巨大。他从石勒时代就已从军,先后打过后赵、冉魏、东晋以及前秦,纵横四十年,一生没有败过。他是长胜将军,但是也不能不服老。
为了培养接班人,他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了儿子慕容宝身上,希望儿子也能像自己一样,纵横疆场。
然而,慕容家族就是有这个毛病——老子英雄儿子混蛋。
当年慕容儁是英雄,他儿子慕容暐就是个典型的混蛋。现在过了二十年,慕容垂也是个大英雄,他儿子慕容宝跟慕容暐一样,也是个小混蛋。(慕容宝稍微强点)
公元年,慕容宝率领八万精兵准备与北魏决一死战。结果在参合陂一战,北魏雄主拓拔珪好好给慕容宝上了一节战争课。
公元年,闻讯参合坡惨败的消息后,慕容垂一病不起,就这么去了。
第二年,北魏听说慕容垂已死,便起大军攻打后燕。很快,中原郡县尽为北魏所有,后燕也被分截为两部分:
慕容德带领族人南走滑台,在山东半岛建立了南燕;
后燕大将冯跋取代后燕,在现在冀东一带建立北燕。
北魏入主中原后,由于需要消化占领区,便没有对南燕和北燕发动进攻。于是,偏安一隅的两个挂着燕国名号小朝廷,也就这么苟延残喘下来了。
十年后,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病死。东晋大将刘裕见南燕的新任皇帝慕容超不是个玩意,便乘机攻伐南燕,一举灭掉了南燕,重新将山东半岛收复为晋土。(慕容家还是老毛病,第一代都是英雄,第二代全是混蛋)。
于是,建国仅十三年,传国仅两代,由慕容氏建立的最后一个燕国政权,便由此宣告覆灭。从此之后,也就再也没有燕国了。
另外,在前秦帝国分崩离析时,慕容垂的侄子慕容泓(慕容垂二哥慕容儁之子)也乘机割据自立,建立了一个燕国,史学家将这个燕国称为西燕国。
西燕和后燕是同年建立的。最早时,慕容泓本想跟慕容垂的后燕合并,毕竟大家都是一家人嘛。结果,慕容泓的属下借机把他给杀了,将皇位送给了他的弟弟慕容冲。
这慕容冲在前面提到过,就是当年迫害过慕容垂的前燕权臣。这一下,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于是后燕也就跟西燕干起来了。这两个国家的统治者,原本是一家人,但却因为利益矛盾打了十年战争,真可谓是慕容氏的悲剧。并且在西燕的内部,慕容氏一族还相互杀,十年时间换了六任君主。跟隔壁的后燕一比,西燕简直就是慕容氏一族的败类集散地。一个英明的人杰都没有,全是混账王八蛋。
公元年,后燕大举进攻西燕,第二年便攻克西燕国都长子。西燕末代皇帝慕容永在混战中被杀,西燕灭亡。
最后是北燕。这个政权的建立者冯跋,是汉人出身。他本是后燕大将,长期在慕容氏军中效力,虽然是个汉人,但鲜卑化的程度很高,已经是胡化的汉人了。
后燕末帝高云(高句丽人,被慕容垂之子慕容宝收为养子,改名慕容云)在位时,以冯跋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执掌后燕的军国大权。
公元年,高云被废杀,冯跋接着又杀了离班等人,平定叛乱,控制了局势。之后冯跋自称天王,仍以燕为国号,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史称北燕。
公元年,冯跋病死,其弟冯弘继立。冯弘在位时,遭到北魏的连年进攻,冯弘不得不遣使请高句丽出兵,但也于事无补。
六年后,北魏大军攻破龙城,冯弘投奔了高句丽,自此北燕灭亡。
北燕政权虽然也自称大燕,但其实与慕容氏没有什么关系,一般不看作是慕容氏建立的燕国的一部分。
最后做个总结:慕容氏一族自前燕慕容皝于公元年建国,到公元年南燕被东晋刘裕所灭,延续了七十二年。除去中间被前秦灭掉的十四年,慕容氏在中原掌权的实际时间是五十八年。期间,一共建立了四个政权,分别是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其中以前燕政权最为强大,后燕仅次,西燕和南燕纯粹就是地方小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后燕、西燕、南燕这三个政权的创始人,都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的儿子或者孙子。由此可见,慕容氏的前两代真的人人才辈出。只是可惜到了第三代,基本上都是混账玩意。
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复总是强调自己的祖辈在当时风光不可一世,大燕国不可一世之类的话。这话其实并不过分,也无怪乎慕容复父子一直念念不忘祖宗昔日的辉煌。只不过,慕容氏的覆灭,完全是自己作死导致的。历史给过他们机会,自己抓不住机会而已。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方法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langa.com/mfsd/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