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

天龙八部里的人都不快乐,凭什么他成了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版《天龙八部》

孔庆东、蒋泥在《醉眼看金庸》中赏析《天龙八部》时,标题是“你快乐吗”,我觉得“快乐”二字虽然普通常用,但深得这部小说的三昧。书中“酒罢问君三语”一节,西夏公主招亲时所问的题目就是关于“快乐”的时间、地点、对象。

这个问题,萧峰不愿意答,所以提前回避;慕容复不知道怎么样答,只能敷衍了之;段誉和虚竹尝到了爱情的甜头,所以都有了最佳答案,一个说在拖泥带水的枯井中,一个说在乌漆嘛黑的冰窖里,感受到了人间最大的快乐。

但他们真的快乐吗?

快乐的反义词是痛苦,按照佛家的说法,人生有八种痛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生之苦,而作为佛书的《天龙八部》聚焦的是“求不得苦”,或者说,金庸是用五十回的篇幅辨析“求”和“苦”的关系。

有求而不得。想得到的得不到,比如段誉痴恋王语嫣,堂堂王子甘心当个跟屁虫和舔狗,虽然包不同怎么羞臊,都厚着脸皮跟在王语嫣左右,但看到王语嫣一颗心都在慕容复身上,内心深处煎熬痛苦万分。而慕容复一心复国,可事业处处受阻,没有顺遂的时候,不要说重新建立大燕国,就连既有的集团实力都保存不住,即便“南慕容”的光环再亮,还是难掩心中的苦闷遗憾。

有求而得之。一直有人在探讨王语嫣和段誉之间算不算是爱情,如果从金庸先生本人来看,应该是对这段感情持否定意见的。所以到了新修订的时候,他让段誉看明白了迷恋的本质,放下了对王语嫣的执念,而王语嫣也回到慕容复的身边。其实,段誉的恍然大悟是建立在“得到”的基础上,如果一直是当舔狗,那么还是带着滤镜看美人,鞍前马后还来不及,哪有精力思来想去。因为得到了,滤镜也没有了。求时如梦,得时如醒,求而不得时不快乐,求而得之仍旧不快乐。

有不求而得。虚竹的愿望就是在少林寺当个低等级小和尚,只要能回少林寺,什么如花美眷、武林掌门、锦衣玉食,都可以,情愿在少林寺的菜园子里干苦力,吃着粗茶淡饭。但他的运气好到出奇,得到世俗人想要得到的一切,得到了逍遥派的掌门扳指、西夏公主的结婚戒指和对万千部众的气使颐指,可谓不要也给、越给越多。可他真的快乐吗?低等级小和尚的快乐,是不需要负责任的快乐,门派兴衰、家国兴亡、老老小小都不放在心上,是戏文里唱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现在牵挂多了,以他的智商,要应付灵鹫宫的杂事、西夏国的外交、传承逍遥派的武功,都是为难他的,会有多少快乐可言呢?

以上三种,在萧峰身上最为明显,他求而不得的曾经包括带头大哥的真实身份、塞外牧马放羊的生活和宋人的认同,他求而得之的包括宋辽的和平、宋朝武林的认同,他不求而得的包括南院大王的显贵、阿紫狂热的爱,无论得失,他都不快乐,仍觉生无可恋,选择自尽。

真正快乐的人,应该是已经疯癫的慕容复,在他的意识中,已经登上皇位,想要的都已经得到,没有其他所求,这是“得而无求”的状态,就容易快乐起来。

同样,段延庆经营半生,一无所获,知道段誉是自己的孩子,皇位还是自家的,也便得而无求,快乐了起来。

这两个“得而无求”的快乐人也有不同,慕容复是屏蔽了真相才会快乐,段延庆是得知了真相才快乐,一个是“以为”已经得到,一个是“知道”能够得到,然后放弃更大更深所求,自然就快乐了。可见,主角光环能带来幸运,但未必会带来幸福感。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langa.com/mfly/43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