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

从天子传奇系列谈起


天子传奇系列出到现在,感觉已陷入怪圈,路越走越狭天子一姬发篇堪称让人惊艳的经典。天子二时大概由于天一的成功,评价明显不如天一天子三时也反响平平天子四唐皇李世民篇倒是重现辉煌,天子网上的评价有好有贬天子传奇三国篇,朱元璋篇以及现在的成吉思汗篇,也显颓势关于天子系列目前的情况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主要一个原因在于,如今读者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和二十年前的那批主力读者群已经大不相同。新一代的读者,想看什么样的道德观的漫画?关键的问题就在这里。而现在的港漫,很明显还停留在旧的思想范畴里,不能脱离老武侠,老江湖的思想观念。我从写小说的思路来看,一本小说能否写好,除了剧情,作家笔之外的因素,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这部作品的灵魂。港漫和日漫,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各有所长,但这十几年来,港漫却日渐走下坡,而日漫方面,三大民工漫画,虽然又臭又长,却好歹一直长盛不衰地培养出了大批忠诚的读者群体,同时代的其他的一些知名的日漫如EVA,钢之炼金术士,以及这两年大热的FATEnight命运长夜之类,都以独特的风格大红大紫。而同一时代,港漫方面在神兵、天子、春秋战雄之后,却再难有新作出现,此外天子,神兵系列的新作也同样面临后继凡力的问题。个人认为是创作的思路出现了问题。港漫的问题在于,过度地把重心放在的战斗的比拼上——也就是所谓的“战斗串烧”之说,如果把一部港漫里的打斗戏去掉,很多港漫就剩下不了多少东西,大有内容不够,打斗来凑的架式。

港漫的问题在于,战斗本身无过,串烧也没啥,却独独缺少了一份调料——灵魂。战斗的双方是为何而战的?粗浅的写法,双方是为利益而战,为战而战——这是最浅表的作法。再高一个层次的作法,双方是因为各自所处的地位,身份,势力不同,不得不战。更高层次的一点则是,双方是因为彼此的三观不同,嗯,也就我上面所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同,所以最后不得不战。最后的战斗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彼此的世界观不同而发生了冲突,碰撞,这才是有灵魂的战斗。这样的战斗才叫狗血,热血。相比之下,日漫在这一点上往往处理得很好。比如著名的火影忍动动画,几场大战打得是又臭又长,插入大篇的回忆,虽然有拖沓注水的毛病,但很明显大家可以看出角色是因为各自的理念不同而不得不战,是被命运推着作战。相比之下,港漫在这一块上作得很差,狗血就洒得很不够。

以最近的春秋战雄为例。春秋战雄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剧本,但到现在也面临后继乏力的问题,个人的认为,问题是出在角色灵魂的塑造上,出了问题。所有的角色全都是脸谱化出场。秦成公就是纯粹的恶,胜公子就是完美无瑕的正。矩子这个角色除了武功高点看不出他有啥个性,每个角色形象都太单薄,太脸谱化了。昆仑这个主角的师傅的塑造尤其地浪费了。这个角色由正道变成邪道,这中间的性格转变,纠结,心理活动,以及被迫和胜公战做战交手,师徒相残,本身这个剧情就是可以大大地洒狗血的。可是昆仑从出场到最后领便当,都没有好好地在这一块上做文章,仅仅只是让他当战斗机器不停地打下去。这个角色实在是很可惜的,本来可以在他的被命运抓弄,本为正道,一觉醒来却发觉自己是魔身,这种间的矛盾,纠结,挣扎这一点上大做文章,结果却让他一下子变坏,走到另一面去,狗血少洒了很多,实在太可惜了。一本漫画靠纯粹的战斗是无法做长的。毕竟读者看多了是会审美疲劳的。新奇的各种武功设定是会让读者眼前一亮,但不能让人亮很久。按我自己对写作的看法,我认为关键在于角色的命运起伏,角色间世界观人生观生存理念和信念的碰撞引发的战斗,才是最激荡人心的。

网上经常有人评选所谓的《动漫史上的经典的决斗》或者令人难忘的镜头之类的,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剧情,战斗,其实都是有灵魂的战斗,观众可以从中看出信念的碰撞。

港漫里,这一点上玩得最好的其实是肥良。但是肥良的问题在于,成名为海虎,却始终无法从海虎的世界里超脱出来,一直还停留在旧的圈子里跳不出来——不过这不奇怪,任何一个作者,受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都有一个限定他作品风格的“圈子”,要想真的跳出来,除非这个作者能彻底地巅覆过去的自己,把自己的三观进行一次巅覆性地改变后,才能做到这咎大突破的。

和现代的网文作者普遍在二十出头成名不同,老港漫最大的问题在于,相关的编剧,剧本作者,年龄都偏大,成名之时多已是三十好几,甚至四十。此时人生三观基本定性,已进入不惑之年,年龄的因素,决定了他们还能再一次颠覆过去自己的突破。

此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港台地区,由于从小受教育的原因,中生代,新生代的作者,三观方面的天然局限——作品只要一做大,自身的三观限制,就无法对故事全局进行掌控。只能很粗糙地把双方的矛盾焦点,局限的主角反派少数几个人的恩恩怨怨上,而不能在这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升华,做到由小见大,由人物的悲欢离和看出时代的变革变化,很难做出那种,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成就时代的大时代感的作品。

在上世纪,网络文学兴起前,由于作品产量有限,读者的口味不高,老式的传统武侠写法,或者说,那些限于少数人恩怨情仇的“小江湖”格局还能横行一时,但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受到海量国产新生网文作者新意识,新世界观,新远见的作品的冲击下,读者的口味也普遍被养刁了。

举个小例子:黄易是我学生时期非常沉迷的香港作者。但如果要我现在以“马后炮”的方式,去指黄易作品的缺陷时,或者说将其和现代的网文进行比较,说出他和时代的差距时,还是可以指出一些问题——声明下,这种指责,本身有着现代人怪古人不懂相对论的过度要求,毕竟黄易可以说是网文时代开启时的引路人之一。我们不能有新时代的标准去要求旧时代的人。

现代的年青一代的读者,人生三观受国内屠龙术教育的影响,看问题更加尖刻。当年大唐双龙传火遍全网全国时,那糟糕的结局引发的整整历时二十年,至今都没有消停的丑化静斋的各类同人,无限流作品风潮,其实可以说明一点小问题:当年黄易大师受制于旧时代的影响,没有勇气打破传统,改变历史,象现在的中二主角们一般:老子要逆天改命,要封天遮天乱天灭天。(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老一代作者,我们不能太多苛待要求。)

而现在的新生代读者,要的就是这种逆天和屠龙的爽快,念头通达。而港台地区的这方面的创作者,却始终无法跳出旧时代留下来的框架,很多还在旧时代的圈子里转——这一点,要称赞一下的是《武庚记》,但是整体而言,港台作品反映书中角色间的矛盾时,大部分时候都还停留在浅表:残暴的反派个人,而不是“阶级”。

当然,学会以阶级立场,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看世界,看作品,对作品进行要求,这是这个世界,中国大陆这边独一无二的特色——毕竟最后一批大规模地接受过屠龙术教育读者群体,都在中国。无数大唐双龙传的各种同人作者,在创作时,几乎都指向了隋末时的阶级矛盾,门阀矛盾,佛道矛盾,甚至扯到了静斋寻找利益代言人之说等等.......

香港这边,回归前后,在教育体系,和各方面发生的那些事,大家都明白的。整体教育环境出了大问题,愚民搞得欢,一群可怜的被愚弄,自以为清醒,实际却在梦游的人,却在干着贫下中农反对土改,鸽笼住户支持李家城的蠢事........整体的大环境,再难诞生出有大气魄的创作者了。

天子传奇民国篇,我最初的创作想法,始于十三年前,当时看到的一则千来字的短篇恶搞文,内容就是铁拳无敌孙大炮大战天妖老佛爷之类的。后来神兵玄奇F里也恶搞了一卷这个,但是相关的作品,我事后的评价,都仅止于表面和恶搞,无法真正反映出,那个令人窒息的,被铁屋笼罩的黑暗时代的悲哀,不幸,以及无数英灵们,为了在布满棘的黑暗时代杀出一条血路,不断摸索,牺牲,奉献,最后以三百万最优秀儿女的生命,才击碎了这间铁屋。

虽然十几年前就起了创作的念头,但实际上,真正动笔却是大概八年前,八年时间,也就是写了十来万字.......

要把这段历史化为武侠风,玄幻风融进去,完美的体现出来,我自己本人,也是想了十多年,直到这十年,自己进入不惑之年后,人生三观有了很大的变化,方才真正有了一些创作的灵感。

然后就开始,尝试着写这段历史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langa.com/mfly/4234.html


当前时间: